在幼兒園設計中 , 兒童圖書館空間設計 的核心是“以兒童成長為中心”,需求在于如何更好地滿足兒童的多元體驗訴求,讓他們受益于外部環(huán)境,更好地享受閱讀。
兒童的閱讀形式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,不同年齡的閱讀行為和習慣都迥異。在兒童圖書館空間設計中,要從兒童的行為和心理出發(fā)考慮,了解各個年齡段的不同層次的需求,包括孩子們的性格、興趣以及習慣,與設計中的色彩燈光以及陳列設計結合綜合運用。
4到6歲的幼兒思維活動主要是憑借事物具體形象或者表現(xiàn)的聯(lián)想來進行,這時候的閱讀一般是通過父母或者老師的協(xié)助來進行,主要閱讀書籍以圖畫為主,可以適當使用較為形象的模型增添趣味性。七歲之后兒童進入小學,主要是發(fā)展抽象思維,認字水平和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,這個年齡主要閱讀一些以圖案為主,文字為輔的書籍;9到11歲已經(jīng)基本接近成人的閱讀習慣。所以在整體的幼兒園空間設計把控上,按照年齡區(qū)分閱讀空間是有必要的,不同區(qū)間的書籍以及風格都要隨著年齡不同有差異性。
閱讀不僅只是簡單的視覺信息的接受,更是一種與兒童的心靈成長相關的綜合型活動,是兒童構建自身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徑,它可以激發(fā)兒童的已有經(jīng)驗、情感、表達意愿,引發(fā)兒童的想象與思考,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兒童圖書館空間設計的基本原則是開放性、流暢性、靈活性和趣味性。
開放性即在有限的空間內(nèi),通過界面的局部變化而對空間形式重新定義 ,如將大空間分隔成許多小空間,這種變化主要依靠非實體墻的虛擬分隔來實現(xiàn),以此對空間造成一種視覺上的切分感,使圖書館在整體上呈現(xiàn)一種開闊的形態(tài),同時還便于功能區(qū)域的增減和更替。
流暢性是圖書館空間規(guī)劃節(jié)奏的一種體現(xiàn), 具體有幾個方面:視野的通透性,讓兒童在入口處可以概覽整館全景;移動的連續(xù)性,合理分析兒童行為的基礎上,設計出合理的通道布局;功能的貫穿性,滿足兒童在進館-瀏覽-停歇-借閱-出館的過程中產(chǎn)生的隨時的服務需求。
靈活性是兒童圖書館區(qū)別于成人圖書館的一大典型特征, 由于兒童行為的不確定性,空間設計上要考慮到多種變化,在此基礎上達到舒適與靈活。如在空間設計中加入一些游戲性元素與設計,使圖書館兼具閱讀和活動功能。
不同于成人的閱讀,兒童閱讀時需要外部環(huán)境的幫助來激發(fā)他們對閱讀的興趣,兒童圖書館的趣味性是激發(fā)其探索學習的重要因素,趣味性的閱讀空間可以增加兒童的參與感,心理上滿足他們的渴求,實現(xiàn)一種讓他們將興趣與玩樂作為學習的空間模式。具體 幼兒園設計中可通過室內(nèi)家具的陳設進行,如在書柜、椅子的設計上考慮兒童的喜好,大齡兒童可選用圓柱體形式書柜,年齡小的孩子則可以在“圓圈”中閱讀,但前提是保障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。
咨詢熱線
0371-63633633